西南儀器網(wǎng)
老化試驗箱,色差計咨詢熱線
18566398802色度測量的標準化三要及其方法
一、兩種色度測量方法比較
密度測量也是一種對色彩進行測量的重要形式。密度計本身有其獨特的優(yōu)點,這主要是對印刷過程控制而言。密度計價格便宜、讀數(shù)迅速,在許多方面超過其它精密制作測量儀器,例如在控制墨層厚度中應用,它們還被用在一些簡單而有意義的測量中。但密度計有下列缺點:
1、儀器之間的一致性差,這是由于光源、光電倍增管和濾色片之間光譜特性上的差異造成的。然而,技術上的進步也提高了密度計的使用價值。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帶有頻閃氙光源、光電二極管傳感器和不接觸樣本面進行測量的聯(lián)機密度計;裝有微處理器的密度計還可作簡單的計算(如計算油墨疊印率)。
2、密度計不能提供與人眼靈敏度相關的心理物理測量,其分析測量能力是有限的。
3、密度測量不能以某種形式跟CIE*表色系統(tǒng)相關聯(lián),而CIE*表色系統(tǒng)卻是公認的色彩語言。
新型色度計和分光光度計已經(jīng)使印刷工業(yè)認識到色度測量的潛力,這種測量跟人眼的光譜靈敏度密切相關并提供CIE表色系統(tǒng)參數(shù)。
二、色度測量方法主要有兩種:
第一種方法是利用分光光度計測量色彩的方法。正像三濾色片光電色度計可看成是一個專門的反射率測量儀器一樣,分光光度計也可以這樣看,但它與光電色度計不同,分光光度計測量的是一個物體的整個可見反射光譜,分光光度計是在可見光譜域逐點測量,即在一些離散點上進行測量,通常每隔10或20nm測量一個點,在400~700mm的范圍內(nèi)測量16~31個點。有些分光光度計是連續(xù)地對光譜進行測量,而三濾色片光電色度計只對三個點進行測量,所以杜光光度計能提供的信息要多得多,至少是對16個點進行測量。
分光光度計把色彩作為一種不受觀察者支配的物理現(xiàn)象進行測量。為了獲得三刺激值它可以對反射光譜進行積分,可以把色彩作為視覺響應加以解釋,它是一種最靈活的色彩測量儀器。
對于非熒光材料來說,分光光度計提供的測量結(jié)果可以不依賴于所用的照明,可以在熒光燈下、白熾燈下及日光下評價調(diào)墨效果,因為分光光度計測量的是反射光譜,它可以自動地、客觀地對調(diào)墨效果進行評價。事實上,如果兩個色樣的反射光譜是匹配的,那么就可以認為這兩個物體具有相同的色彩,而在什么光源下進行觀察是無關緊要的。
第二種方法是利用光電色度計測色的方法,光電色度計在原理上非常類似于密度計,其外觀、操作方法及價格也跟密度計相近。光電色度處在接顯示三刺激值x(λ)、y(λ)、z(λ),大多數(shù)還把三刺激值轉(zhuǎn)換成為勻色空間標度,例如轉(zhuǎn)換成為CIELAB標度,但大多數(shù)只有一或二種照明,所以用光電色度計測得的色彩并不總是表現(xiàn)視覺色彩,另外,CIELAB色彩空間對印刷復制來說并不是較好的表色系統(tǒng),因為它不能像CIELUV那樣計算飽和度。光電色度計的精度在確定色差方面肯定是足夠的,可以在印刷車間用作色差比較的測量。許多光電色度計的精度也高到足以進行絕對色彩和相對色差的測量,但是一般說來,人們更喜歡用分光光度計去完成上述各項任務。
色度計可以看成是一個反射率計,或一個不帶對數(shù)變換器但帶有一套專門濾色片的密度計。當然,這是一種能完成色度測量的方法。附加一套濾色片的目的是根據(jù)CIE光譜三刺激值在色度計的每個通道中給光譜的各個波長加權(quán)。但色度計不同于密度計,它涉及的主要是反射率問題而不是一個對數(shù)問題,但反射率很容易轉(zhuǎn)換成密度,反之也是可以的。色度計的光譜成分被認為跟人的視覺靈敏度有良好的線性關系。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(涉及到盧瑟條件問題),因此光電色度計在原理上存在誤差。